草帽网

  • 首页
  • 生活
  • 学习
  • 兴趣
  • 产品图册
  • 友链
  • 关于
  • 留言
草帽网
爱生活,也爱互联网
  1. 首页
  2. 纺织
  3. 正文

羽绒服里的羽绒是怎么来的?

2024年12月18日 272点热度 0条评论

近日,河南公共频道、春城晚报等媒体发布标题为“原来羽绒服是这么来的 大型拔鹅毛现场你见过吗”视频内容,传播血腥暴力活拔鹅毛绒相关内容,散布羽绒服里的羽绒是活拔而来的言论,造谣中伤羽绒服产业,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回应关切、以正视听,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羽协”)特做如下声明:

一、填充用羽绒羽毛源自鹅、鸭、番鸭等水禽动物,是肉食产业的副产品。我国鸭肉消费更多,鸭的养殖量远大于鹅,出栏数量比约为6:1,鸭绒产量因此远大于鹅绒。肉鸭、肉鹅生长周期短,不存在活拔的可能,只有极少养殖时间长的种鹅存在被活拔毛绒的风险和可能,数量极为有限。现代羽绒羽毛产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只有一种:鹅鸭屠宰后经脱毛、水洗、高温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

二、“活拔绒”起源于东欧国家在鹅的脱毛期辅助其换毛的古老习俗,只存在于极个别的鹅种群中。自上世纪作为农民致富项目被引入我国后,“活拔绒”因有悖于动物福利保护、生产成本高等原因始终没有被鹅养殖户普遍采纳。中国羽协坚定支持动物保护,已建立了羽绒产业监督和举报机制,如发现涉嫌虐待水禽动物的农场和个人,可致电010-65223166或发送邮件至cfdia@163.com举报详细线索。

三、中国羽绒行业一贯重视动物福利保障,自2009年开始便在养殖和羽绒行业倡议不宣传、不销售、不生产“活拔绒”,制定T/CAI 001-2019《农场动物福利要求 水禽》标准并组织羽绒企业签订《水禽动物福利承诺书》,督促水禽养殖场和农户落实水禽动物的保护措施。同时,中国羽协也在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养殖业的动物福利法律法规。

进入冬季,羽绒、羽绒服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热搜词汇,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和个人为了博取公众眼球,不惜使用来源不明(无实名作者、无拍摄时间、无拍摄地点)的虐待动物视频换取流量和点击率,而这些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境外媒体攻击我国制造业的“素材”,给我国羽绒产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谣言止于智者”,中国羽协强烈呼吁自媒体平台和相关博主尊重产业事实,立即停止传播误导公众的视频和言论,共同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环境。同时,中国羽协也保留将造谣传谣者诉诸法律的权利。

文章来源:关于河南公共频道等媒体发布羽绒服相关谣言的声明-中国羽绒信息网

标签: 羽绒
最后更新:2024年12月18日

鳄鱼

网络爱好者 边玩边学,记录生活和思考

点赞

鳄鱼

网络爱好者
边玩边学,记录生活和思考

分类
  • 兴趣
  • 娱乐
  • 学习
  • 未分类
  • 法律
  • 生活
  • 纺织
我的店铺

COPYRIGHT © 2024 草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京ICP备2024073678号-4